分享文
中年熟男氣喘吁吁當疲勞 照出心臟「腫大如文旦」已心衰竭
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/台北報導
氣喘吁吁,小心是身體發出的致命警訊。一位50歲中年男子,就長期出現明顯水腫與氣喘吁吁的症狀,嚴重時甚至無法躺平睡覺,緊急就醫後安排X光檢測,才發現應為拳頭大小的心臟已經腫大到有如一顆文旦大小,進一步檢測心臟超音波時射出分率(EF)更僅10%,已經是心衰竭。
新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趙書平表示,心衰竭不僅會造成頭暈目眩、認知功能失調等症狀,嚴重更可能導致心律不整、心包膜積水,並且常與慢性腎臟病、糖尿病互相影響,危險性絕對不容小覷。
因為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能量供給器官,一旦罹患心衰竭,宛如失去核心馬達的機器人般,無法正常運作。
趙書平說,然而心臟功能衰退或疼痛的感覺,往往容易與胸痛或其他器官不適混淆,使多數民眾難以察覺而延誤就醫。根據衛福部資料,台灣心衰竭患者死亡率比癌症更高,5年死亡率高達50%,可說是我國最危險的疾病之一。
趙書平指出,心衰竭主要是由於心臟收縮或舒張功能受損,導致無法有效泵出足夠血液滿足身體需求,常見症狀為累、喘、腫,尤其躺下時感覺更喘,這時更應及早就診,避免延誤治療。千萬不要將累喘症狀與工作勞動所造成的疲勞混淆,導致錯過黃金治療期,隨心臟功能不斷衰竭,最終引發患者失能或死亡。
若有吸煙、飲酒等習慣,或符合五大高風險族群類別,包括:中高齡者、有心臟疾病或心衰竭家族病史者、三高患者、腎臟病患與糖尿病患,醫師強調,更需積極注意自己是否有心衰竭風險,應定期篩檢以利早期發現心衰竭。
趙書平強調,數據指出,急性心衰竭患者併發腎功能惡化比例達45%、並有約40%心衰竭患者同時患有糖尿病,證實心衰竭、糖尿病與腎臟病三者息息相關,因此包括美國與歐洲心臟學會治療指引中皆建議,評估心衰竭治療時,應注意是否合併其他共病,顯見「共病共管」成為當今心衰竭治療重點。
照片來源:新光醫院提供
《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》
40歲男增肌不成體脂飆 醫揪禍首「三餐喝高蛋白粉取代蛋白質」
【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】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