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7月12日 星期二

出血性 腦中風

  

腦中風  專家曝兩大復元關鍵因素




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昨驚傳出血性腦中風送醫急救。腦中風專家、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表示,據媒體報導,蔡炳坤手術已經結束,目前應是受麻醉影響,處於深度昏迷,往後必須觀察腦出血的範圍及位置,期盼平安度過術後48至72小時急性期,提醒民眾平時應規律量測血壓,避免罹患高血壓不自知,

而已是高血壓患者應按時服藥、控制血壓,以防腦中風上身。

甄瑞興說,出血性腦中風分為兩類,一是腦部原就有動脈畸型,二是高血壓長期未獲控制,造成大腦動脈有許多小的動脈瘤,其中以高血壓未獲控制,為出血性腦中風最重要因素,當受氣溫冷熱交替、氣候炎熱、暴怒、情緒激動等影響血壓上升,造成動脈瘤及腦血管突然破裂,隨即引發中風。


甄瑞興指出,出血性腦中風多好發於吃飯、運動、走路、談話等活動中,而梗塞性中風多好發於半夜睡覺,腦血管血液流速降低引起阻塞後,早上睡醒後,出現左側或右側半身突然不能動症狀,此為兩種中風最大的差別。

甄瑞興說,治療出血性腦中風為採用開顱手術,優先清除腦部血塊、降低腦壓,再合併降腦壓藥物,但手術對腦部都是一種傷害,需觀察術後3至5天,尤其是48至72小時急性期,期盼腦水腫可以緩解,慢慢甦醒,平安度過難關。

甄瑞興表示,出血性腦中風的出血範圍大小及位置,為影響復元兩大因素,如果而腦出血範圍不大,復元效果好,而如果出血位置若在運動語言等區域,未來就會影響活動、說話等,但右腦中方比左腦中風會好一點,因語言區在左腦,右腦中風不至於影響語言能力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