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3月4日 星期二

台積電在美投資 1000億

 

台灣 未來的籌碼在哪裡?!

政府對大罷免還是比較重要。


台積電加速搬到美國!魏哲家緊張到帶小抄 他示警:美國還需要台灣嗎?!


------------
法人分析,美國要求台積電優先將先進製程建在美國,同時Arizona 2-6廠聚焦在2奈米或以下;若要在川普四年任期中花完,平均每年約再投入250億美金,將占台積電每年資本支出的一半以上,將以美國為主要發展重心。外界擔憂,台積電檢視或甚至調整在其他地區建廠短期將面臨延遲可能,與新竹、高雄等、日本建廠等地建廠放緩及近期傳出CoWoS產能調整訊息不謀而合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魏哲家會面川普過後,台積電隨即宣布,在美國將增加1000億美元投資,擴大投資包含: 

興建3座新晶圓廠

2座先進封裝設施

以及  1間主要研發團隊中心

此專案是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單項外國直接投資案。

這項投資案讓網友炸了鍋,PTT上出現多篇討論,其中有提到,「澤倫斯基至少還有膽去美國吵一架,礦產協議也拖拖拉拉還沒簽下去,結果本來在旁邊看好戲的台灣,突然就直接向天朝進貢3兆,政府一定早就放行了,卻一聲不吭?難道待會要說是看報紙才知道?台灣連下跪都No.1欸?」

底下留言也狂酸,「民進黨無能賣台」、「亞洲司機膝蓋比歐洲司機軟多了」、「先跪先贏」、「又不是只有今年才跪而已,你看民進黨吞軍購,萊豬,台積電赴美日的時候就是了啊」。

國際情勢在川普上台後產生劇烈變動,網友怒噴,「台灣跟美國唯一的談判籌碼台積電,整組被美國搬走,然後台灣現在還在搞大罷免,怪預算被刪,台積電沒了對岸宣戰就直接投降了啦,到底在衝三小」網友附和,「自己選的黨自己承擔」、「區區台GG哪有罷免重要」、「內鬥內行,

-----------------

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與美國總統川普共同舉行記者會,宣布在美國將增加1000億美元投資,研發中心赴美。台中市工策會副總幹事林家興表示,他所在的產業界群組全炸鍋,質疑「台積電,還會姓「台」嗎?」

林家興說,大家看到今天凌晨看到美國那場記者會,應該很多人心都涼了,他們知道,台灣未來堪憂。

台積電的起源,是當年前總統蔣經國任行政院長時,推動十大建設以外,認為「未來工業發展,必須做更重大突破」,行政院秘書長費驊隨即邀請他當年的交大同學、美國RCA公司研究部主任潘文淵博士來台,與經濟部長孫運璿、交通部長高玉樹、工研院、電信總局負責人及企業界、學術界代表等人會商,歷經三小時的熱烈討論,孫運璿部長決定,全力推動「積體電路」(IC)工業發展。

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陸續選派工研院同仁留美深造學習、成立民營的「聯電」,政務委員李國鼎也促成從美國邀請回來的工研院長張忠謀進行「超大型積體電路」(VLSI)的研製,研製成功後,比照「聯電」模式,外移成立「台灣積體電路公司」並請工研院長張忠謀轉任台積電董事長,才有了今天全球電子工業供應鏈的核心企業,也是台灣的「護國神山」。

林家興質疑,如今政府過度重視半導體業、高科技,已經造成台灣產業發展失衡,就他觀察,大多數傳統產業、中小企業的景況非常艱苦、難熬,數著貸款過日子,如果說重押半導體業、高新科技業是一項確定戰略,不是更應該根留台灣、讓全世界來投資台灣,連帶讓中下游產業、中小企業可以受惠?

經濟部長2月28日才說要爭取台積電研發中心留在台灣,如今3月4號的記者會,台積電宣布先進封裝、研發中心赴美,政府大喊口號「根留、壯大台灣」那到底做了什麼?是否該向國人更清楚報告?

林家興說,看了這場記者會,從今天凌晨到現在,個人感到相當痛心、對台灣前途感到憂慮,他看到這也是各界朋友的共感。

林家興說,當年放棄留在美國可能的發展回來打拚,是希望能夠有機會把負笈所學留在台灣、貢獻給台灣,無論你的政治立場為何,這是許多留外學子的心聲。

如今看到政府是將前輩打拚的事業白白拱手相讓,更讓台灣在地緣政治中失去重大籌碼,實在無法沈默坐視。為產業與民眾發聲,為當年與現在半導體業奮鬥的前輩與朋友們發聲,不吐不快!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