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8月20日 星期二

一顆藥 開始

 








決定你壽命長短的不是飲食和運動,竟然是……

2015-05-10 智慧教育文化

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獎得主伊麗莎白等總結出的長壽之道是:人要活百歲,合理膳食佔25%,其它佔25%,而心理平衡的作用占到了50%!

只有愉悅的心情,才是人生終極的追求。記得把這篇文章給最愛的人看!

各國長壽地區的人種、氣候、食物、習俗各不相同,有的甚至與健康之道相反,如有的老人嗜菸酒,喜肥肉,但有一點卻是相同的,即長壽者都樂觀開朗、心地善良、為人隨和。

“壓力激素”會損傷身體

心理學發現:一個人在大發雷霆時,身體產生的壓力激素,足以讓小鼠致死。因此“壓力激素”,又稱“毒性激素”。

如果人是快樂的,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等“益性激素”。

益性激素讓人心緒放鬆,產生快感,這種身心都很舒服的良好狀態,可使人體各機能互相協調、平衡,促進健康。

“目標”能激發生命活力

醫學早就發現,人退休後,因人生目標突然消失,身體健康和精神健康狀況均會急劇下降。

為何會如此?

原因是,如果你沒有目標,死亡便成了唯一的“目標”,那麼隱藏在你潛意識裡的自毀機制就會悄然啟動,讓你的身體每況愈下。

如果有目標呢?

就會有積極的心態,努力去尋找實現目標的途徑,就會勤於用腦。

科學家發現,勤於思考的人的腦血管經常處於舒展狀態,從而保養了腦細胞,使大腦不過早衰老。

再則,“目標”可以激發生命活力,戰勝疾病。

目標實現了,會讓人非常快樂。

諾貝爾獎得主們之所以長壽,有個原因就是,功成名就、獲得社會認可,帶來了身心的巨大愉悅。

助人為樂”有治療作用

助人,為何會產生醫療作用?

因為,與人為善,常做好事,心中常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愉快感和自豪感,進而降低了壓力激素水平,促進了“有益激素”的分泌。

精神病流行病學專家甚至說:養成助人為樂的習慣,是預防和治療憂鬱症的良方。

“付出友善”會“收穫友善”

因為,“付出友善”,哪怕是對別人付出一個微笑,傳遞一個幽默的表情,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濃度就會增加,這種抗體能增強人的免疫系統。

美國有位生命倫理學教授通過研究,發現了“迴聲”的本質:“付出與回報之間存在著神奇的能量轉換的秘密,即一個人在付出的同時,回報的能量正通過各種形式向此人返還,只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,自己渾然不知…


你知道嗎, 人格特質, 會決定你能活多久 


這真的很有趣 , 人格中心特質, 以科學角度來說, 有五大項, the big five 


Agreeableness : 你有多溫暖多nice 


Conscientious: 你有多井井有條 ,守制序


Openness: 你會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嗎


Extroversion: 你有多外向/喜歡社交


Neuroticism :你是否容易緊張/焦慮? 


總之, 這五個人格特質是可以測試的, 譬如說,我可能測出來有50% openess, 25% extroversion, 30% neurotism 等等


這個測試已經有100年歷史, 可以說數據非常齊全 。 那結論是什麼呢? 


結論是, 你的人格特質, 還真能決定你壽命長短, 會不會得老人痴呆等等


而那個決定性的特質就是 Neuroticism


以科學角度來看Neuroticism也不見得是緊張。 也可以是挑惕, 或細心, 有潔僻等等。 總之, 可以形容成比較緊崩, 不是大而化之的性格特質 


而這個項目分數越高, 壽命就越短, 越容易得癌症, 失智等等 


你也許會覺得很奇怪, 比較細心的人應該會比較注重身體檢查, 比較在乎健康的細節, 應該會活的比較久啊? 


嗯可是結論不是這樣


所以焦慮給身體造成的危害真不小呢😅


我當護士的朋友說過, 她碰到的病患, 如果是很緊張的個性, 就算三餐都吃有機食品, 病總是不容易好, 連開個刀血都很容易亂噴


反而大辣辣的病患, 就算吃垃圾食物, 也活的比較久 


常常在媽媽社團, 看到有些媽媽為了孩子吃ㄧ顆糖大發雷霆, 要小孩罰站到半夜, 去學校抗議等

其實這樣緊張的個性, 對小孩的壓力傷害, 遠遠大於ㄧ顆糖對健康造成的危害

所以請大家盡量多冥想放鬆身心, 訓練自己的幽默感, 凡事let it go

會活的比較久喔❤️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